2016 (第二届)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即将于8月13日在深圳举行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俞仲文,将作为演讲嘉宾发表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看法。近日,笔者就相关话题走访了这位中国职业教育专家。
问:您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?时至今日,中国职业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?
答:可以说,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。从国务院发布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,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,还有很多新的举措。中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,加上中职,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。从这个角度讲,中国的职业教育走进了非常灿烂的时期,对国外的影响也在加大。
但中国职业教育,也有自身的问题,我称之为“半拉子职业教育”,并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。国外叫技术与职业教育,两者不可分割,如同硬币的两面。除了岗前教育、履职能力的培养,还要提升人们的技术素养,要培养在技术上举一反三、改良革新的能力。但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是以岗位需求来做计划,讲课以工作为导向,培养的人才跟岗位零距离。
所以,下一步我们要推出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完整版职业教育,将来培养的人才,中职层面是操作技能型,高职层面是技术技能型人才。在“互联网+”、大数据时代,出现好多新课题,都是职业教育应该关注的。
问:2016(第二届)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即将在深圳举行,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是一大亮点。您觉得先进国家和地区可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哪些经验?
答:首先是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扩大。现在我们非常缺乏有很强的动手能力,同时又善于革新,能举一反三的技能型人才。这方面,国外比我们强很多。国外职业教育中,从发现技术问题,制定技术优化的路线、方案,到技术手段、活动和技术评价,这一套太重要了。第二,我们要引进国外的标准,甚至国际上有含金量的大赛,都应该鼓励学生参加。
问:峰会的举办,对深圳职业教育的国际化,将带来哪些促进?
答:第一,深圳要率先把国际上最好的职业教育的理念、标准、手段、教学方式,设备和资源引进来。第二,深圳特区积累了很多职业教育新的理念和做法,尤其是在支撑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时候,深圳应该率先走出去。这样的国际化职业教育盛会,就是很好的“输入”和“输出”平台。
问:国泰安主办的这次峰会,聚焦“一带一路”、“精准扶贫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与人才培养”等宏观命题。您觉得像国泰安这样的民间机构,可以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哪些作用?
答:国泰安有几个特别突出的特点:首先它是做大数据起家,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背景。第二,国泰安长期从事风险投资,对产业的研究很独到。中国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这一股力量的介入。第三,国泰安汇聚了将近1000名博士,很多都是教育口的,对教育非常熟悉。有了这三大优势,国泰安一介入职业教育,就出手不凡。
另一方面,我觉得国泰安这个机构的胸怀很大,常常将国家战略放在企业战略的顶层来思考。比如向中央提交“一带一路”职业教育的研究报告、出版《中国职业教育年鉴》,提出用职业教育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方案,等等。现在国泰安在全国各地发展,还想通过大批量引进新技术,“武装”和创新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。所以我说国泰安的格局很大,它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机构,还给学校、地方政府等,提交解决问题的“一揽子”方案和产品。
文:庄树雄 朱倩